熔剂的除渣能力是熔剂对熔体中氧化夹杂物的吸附作用和溶解作用的能力,该能力由溶剂与熔体之间的化学作用所决定。
因为氧化夹杂物是不被铝液润湿的,二者间的界面张力很大;而熔剂对氧化夹杂物是湿润的,二者间的界面张力较小。熔剂吸附熔体中的氧化夹杂物后,能使系统的表面自由能降低。因此,溶剂具有自动吸附氧化夹杂物的能力,这种吸附作用是熔剂除渣的主要原因。熔剂和非金属夹杂物的界面张力愈小、熔体与金属的界面张力愈大及铝液与非金属夹杂物之间的界面张力愈大,熔剂的吸附性愈好,除渣作用愈强。
熔剂对氧化物的溶解作用是由熔剂的本性所决定的,通常,当溶剂的分子结构与某些氧化物的分子结构相近时或化学性质相近时,在一定温度下可以产生互溶,不过在铝熔体的正常精练温度范围内,氧化铝在熔剂中的溶解量是很小的。
熔剂的除气作用,是熔剂产生分解或与熔体相互作用时形成气态产物,进行扩散除氢;另外,由于熔体表面氧化膜被溶解,而使得熔体中的原子氢向大气扩散边得容易。但是,熔剂的除气作用是有限的,在生产条件下,其含氢量只能降到大约0.2-0.25ml/100g的水平。
熔剂的除渣能力是熔剂对熔体中氧化夹杂物的吸附作用和溶解作用的能力,该能力由溶剂与熔体之间的化学作用所决定。
现代电化学是由意大利化学家LuigiV.Brugnatelli在1805年发明的。Brugnatelli利用了他的同事Alessandro Volta五年前的一项发明,用电极进行了第一次电沉积。
2017年5月 ,株洲创林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林及副总经理周业翔受邀参加了国际锌协会(IZA)的首届欧洲锌业大会。
(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0年7月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决定》修正)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